主防撞梁+吸能盒+行人腿部防卷裝置,均為鋁合金。左右兩端設計了鋼制碰撞吸能框架。
主防撞梁是普通鋼制,形狀為開放式沖壓件,后方連接吸能盒帶有壓潰誘導槽,防護較寬泛。
發動機罩內部采用發泡成型隔熱隔音棉,機器蓋省略隔音棉。線束波紋管防護,后部隔熱棉包裹。
翼子板內無隔音處理,白車身處鈑金膠涂抹不規范。覆蓋件內貼合較薄止震材料。整體無加強。
四門采用一體沖壓工藝,前門無加強筋,斜置一根長方體防撞梁。后門為W型主防撞梁+加強筋。
車頂內飾板無隔音設計,車頂無加強框,僅在后部位置有一道加強筋。線束采用絕緣膠布簡單處理。
一體發泡成型地氈,地板下大面積瀝青止震板。后排座椅下大面積回收棉,地板線束幾無防護。
底盤護板較多,形成平整的底盤,空氣動力學優秀。防腐涂蠟處理,管線隱蔽,車身防腐涂層。
雙球節彈簧減震支柱前懸掛+五連桿后懸掛。前懸掛采用鋁合金,后懸掛為鋼制。軸承座均為鋁合金。
【拆解報告】在多年的市場競爭和技術革新之后,如今我們有了揭開其真實品質的條件,拆解一輛寶馬3系,發現諸多設計特點。
作為一款剛剛中期改款車型與全新一代寶馬325Li相比,相差半代的生命周期,在產品的設計與配置上會存在不太對等的差異,同樣的道理也是為什么沒有選擇相差一代的奧迪A4作為對比車型的原因。
無論如何,全新一代3系相比起老款車型所搭載的動力單元都是進步的,但即便是機械性能的進步也并不能代表它整體是一臺運動調校的車型。
在本次拆解的報道尾聲,我們還是從幾百張照片里發現了一些拆解報告中沒有涵蓋,難以歸類的細節,本文就位大家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