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是否退場已無關緊要
端午節期間,一則“董明珠從銀隆新能源股東中退出“的消息在部分財經及客車行業媒體中爆出,畢竟董小姐在財經及客車界都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她的一舉一動是會讓人關注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媒體剛爆出這個消息,銀隆新能源官微便迅速地發出一則聲明稱:有媒體報道“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董明珠從股東中退出”等相關新聞,上述有關本公司的信息嚴重失實。我司股東董明珠女士股權未發生任何變更。
最后一句是“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官微的口氣平和態度克制,似乎也留有余地。而媒體的依據是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旗下官方備案企業征信機構——“天眼查”上的一則“股東變更”信息:6月24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從股東中退出。
那么到底真相是什么呢?目前還處于各方各持一詞的狀態,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其實客車行業對于董明珠是否退出銀隆早已無感,而銀隆目前最多也只能算是二流客車企業,對于客車行業來說無足輕重,如果沒有了董小姐明星般的光環和強大背書效應,銀隆將會更加暗淡,相信在目前的情況下銀隆肯定還是希望董小姐繼續留在銀隆,不過董小姐也許就不那么想了,她的這次激情而沖動的投資,也可以說是豪賭,不能說是噩夢吧,也跟噩夢差不多,對于這樣的一個結果,越早結束越好。
盡管還不清楚董小姐是否退出銀隆,但基本上可以復盤她的這次,也可以說她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投資的得失,以及對于客車行業的得失。
先說說得,董小姐得到了什么?平心而論她真的一無所得,非要說有什么可得到的,那就是得到了教訓,一個跨行業投資復雜而艱難、充滿了虛幻和陷阱的教訓,以董小姐的社會閱歷、投資經驗、強大人脈似乎不該犯這樣的錯誤,但事實就是事實。由于不知道她決策過程是怎么樣的,我只能說老魏(銀隆集團原董事長魏銀倉)的人格魅力實在是太強了。
客車行業得到了什么?客車行業得到了董明珠!這簡直讓人萬分驚喜,沒想到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小行業,能得到如此偉大企業家的青睞,真是三生有幸呀,這也成為了這一波由于新能源補貼導致各路資本紛紛殺入客車行業的標志性事件。
再說說失,董小姐失去了什么?哎,她真的失去的東西太多了,自從她一進客車行業,我作為客車行業的業內人士真心不希望她在小河溝里翻船,就沒講過一句鼓勵她的話,一直在幫她降溫,希望她盡快回頭退出?,F在真為她感到痛心和惋惜。
首先,她失去了時間,她是差不多61歲時,開始進入銀隆,到現在有5年多了,對于一個60多歲,早可以退休的奶奶級女人,能夠繼續工作的時間極其珍貴,這比金錢要貴得多,但為了一個現在看根本不值得花時間精力的銀隆,浪費了一個偉大企業家為數不多的5年工作時間,這個損失無法估量。
其次,影響了個人品牌與聲譽,如果沒有銀隆這個事情,董小姐的形象高大而完美,幾乎找不到其商業智慧的漏洞,但銀隆讓董小姐的光輝形象蒙上了灰,而她初進入客車行業時,高調說的那些外行又幼稚的話,不但被客車業內人士群嘲,更讓人驚訝,原來董明珠是這樣的!如果董小姐現在再提個項目出來,隔壁老王等一干大佬們還能跟著擁戴嗎?所以品牌與聲譽的損失也是難以估量。
第三,金錢的損失,盡管這個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看看銀隆深陷沃特瑪泥坑,就知道想要從企業經營上全身而退是不容易的,當然,也許在資本市場上董小姐長袖善舞,能換個方式不但能使自己的投入保值而且還能增值,那就要看她的本事和運氣了。
而對于客車行業的失,可以歸結到一點,就是客車行業可能真的要失去董小姐,同時也給社會資金投入客車行業發出警告。以董小姐的能力、財力、號召力都搞不好一個小企業,這個行業水太深、前景不妙,還是別去招惹為好。感覺這好像是客車行業的得,因為在我看來,這波奔著補貼而來的社會資本,對于這個行業的發展,一點好處都沒有!
客觀講,我堅定地認為,所有這些資本中真心想把客車產品做好來實現投資收益的,大概只有董小姐一人,可惜,行業不行了,個人再努力也不行,真是時也命也!